三国演义第20、21章简介

网上有关“三国演义第20 、21章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演义第20、21章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 ,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 ,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 ,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 ,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操拜辽为中郎将 ,赐爵关内侯,使招安臧霸。霸闻吕布已死,张辽已降 ,遂亦引本部军投降 。操厚赏之 。臧霸又招安孙观、吴敦 、尹礼来降;独昌*未肯归顺。操封臧霸为琅琊相。孙观等亦各加官,令守青、徐沿海地面 。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大犒三军,拔寨班师。路过徐州 ,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 。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 ,回来未迟。”百姓叩谢。操唤车骑将军车胄权领徐州 。操军回许昌 ,封赏出征人员,留玄德在相府左近宅院歇定。

次日,献帝设朝 ,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 。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 ,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 ,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 。胜生陆城亭侯刘贞 。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 。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 。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 。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 。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 。弘不仕 。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 。帝暗思:“曹操弄权 ,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 ,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 。

曹操回府 ,荀□等一班谋士入见曰:“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无益于明公。”操曰:“彼既认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之 ,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 ,吾何惧哉?吾所虑者,太尉杨彪系袁术亲戚,倘与二袁为内应 ,为害不浅 。当即除之。 ”乃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时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 ,因谏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岂可因袁氏而罪之乎?”操曰:“此朝廷意也 。”融曰:“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操不得已 ,乃免彪官 ,放归田里。议郎赵彦愤操专横,上疏劾操不奉帝旨 、擅收大臣之罪。操大怒,即收赵彦杀之 。于是百官无不悚惧 。谋士程昱说操曰:“今明公威名日盛 ,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操曰:“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于是拣选良马 、名鹰、俊犬、弓矢俱备 ,先聚兵城外,操入请天子田猎 。帝曰:“田猎恐非正道。 ”操曰:“古之帝王,春搜夏苗 ,秋*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 。”帝不敢不从 ,随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 、金*箭,排銮驾出城。玄德与关、张各弯弓插箭 ,内穿掩心甲 ,手持兵器,引数十骑随驾出许昌。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 ,与天子猎于许田 。军士排开围场,周广二百余里。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将校 。文武百官 ,远远侍从,谁敢近前。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傍。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 。”玄德领命上马 ,忽草中赶起一兔 。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 。帝连射三箭不中 ,顾谓操曰:“卿射之。 ”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 ,倒于草中。群臣将校 ,见了金*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 。曹操纵马直出 ,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 ,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 。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 ,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 。 ”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 ,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 。众人各自归歇 。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 ,我欲杀之 ,为国除害,兄何止我? ”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 ,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 ,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 。”玄德曰:“且宜秘之 ,不可轻言。 ”却说献帝回宫,泣谓伏皇后曰:“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 ,后遭□ 、汜之乱。常人未受之苦,吾与汝当之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 ,擅作威福。朕每见之 ,背若芒刺。今日在围场上,身迎呼贺,无礼已极!早晚必有异谋 ,吾夫妇不知死所也!”伏皇后曰:“满朝公卿,俱食汉禄,竟无一人能救国难乎?”言未毕 ,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帝,后休忧 。吾举一人,可除国害。 ”帝视之 ,乃伏皇后之父伏完也。帝掩泪问曰:“皇丈亦知操贼之专横乎?”宪曰:“许田射鹿之事,谁不见之?但满朝之中,非操宗族 ,则其门下 。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托也。”帝曰:“董国舅多赴国难 ,朕躬素知;可宜入内 ,共议大事 。 ”宪曰:“陛下左右皆操贼心腹,倘事泄,为祸不深 。”帝曰:“然则奈何?”完曰:“臣有一计:陛下可制衣一领 ,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 ,可以昼夜画策,神鬼不觉矣。 ”帝然之,伏完辞出。

帝乃自作一密诏 ,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 ,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 。承见帝礼毕 ,帝曰:“朕夜来与后说霸河之苦 ,念国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劳。”承顿首谢。帝引承出殿,到太庙 ,转上功臣阁内 。帝焚香礼毕,引承观画像。中间画汉高祖容像。帝曰:“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承大惊曰:“陛下戏臣耳 。圣祖之事,何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长 ,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 ,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帝曰:“祖宗如此英雄 ,子孙如此懦弱,岂不可叹! ”因指左右二辅之像曰:“此二人非留侯张良、酂侯萧何耶?”承曰:“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 。”帝回顾左右较远 ,乃密谓承曰:“卿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 ”承曰:“臣无寸功 ,何以当此?”帝曰:“朕想卿西都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因指所着袍带曰:“卿当衣朕此袍 ,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 。 ”承顿首谢 。帝解袍带赐承,密语曰:“卿归可细观之 ,勿负朕意。”承会意,穿袍系带,辞帝下阁。

早有人报知曹操曰:“帝与董承登功臣阁说话 。”操即入朝来看。董承出阁 ,才过宫门,恰遇操来;急无躲避处,只得立于路侧施礼。操问曰:“国舅何来? ”承曰:“适蒙天子宣召 ,赐以锦袍玉带 。”操问曰:“何故见赐?”承曰:“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 ”操曰:“解带我看。”承心知衣带中必有密诏,恐操看破 ,迟延不解 。操叱左右:“急解下来!”看了半晌 ,笑曰:“果然是条好玉带!再脱下锦袍来借看。 ”承心中畏惧,不敢不从,遂脱袍献上。操亲自以手提起 ,对日影中细细详看 。看毕,自己穿在身上,系了玉带 ,回顾左右曰:“长短如何? ”左右称美。操谓承曰:“国舅即以此袍带转赐与吾,何如?”承告曰:“君恩所赐,不敢转赠;容某别制奉献。”操曰:“国舅受此衣带 ,莫非其中有谋乎? ”承惊曰:“某焉敢?丞相如要,便当留下 。”操曰:“公受君赐,吾何相夺?聊为戏耳 。”遂脱袍带还承。

承辞操归家 ,至夜独坐书院中,将袍仔细反复看了,并无一物。承思曰:“天子赐我袍带 ,命我细观 ,必非无意;今不见甚踪迹,何也? ”随又取玉带检看,乃白玉玲珑 ,碾成小龙穿花,背用紫锦为衬,缝缀端整 ,亦并无一物,承心疑,放于桌上 ,反复寻之 。良久,倦甚。正欲伏几而寝,忽然灯花落于带上 ,烧着背衬。承惊拭之,已烧破一处,微露素绢 ,隐见血迹 。急取刀拆开视之 ,乃天子手书血字密诏也。诏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操贼弄权 ,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 ,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 ,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 ,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 ,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览毕 ,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 。晨起,复至书院中 ,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乃放诏于几上,沈思灭操之计。忖量未定 ,隐几而卧 。

忽侍郎王子服至 。门吏知子服与董承交厚,不敢拦阻,竟入书院。见承伏几不醒 ,袖底压着素绢,微露“朕”字。子服疑之,默取看毕 ,藏于袖中,呼承曰:“国舅好自在!亏你如何睡得着! ”承惊觉,不见诏书 ,魂不附体 ,手脚慌乱 。子服曰:“汝欲杀曹公!吾当出首。”承泣告曰:“若兄如此,汉室休矣!”子服曰:“吾戏耳。吾祖宗世食汉禄,岂无忠心?愿助兄一臂之力 ,共诛国贼 。 ”承曰:“兄有此心,国之大幸!”子服曰:“当于密室同立义状,各舍三族 ,以报汉君。”承大喜,取白绢一幅,先书名画字。子服亦即书名画字 。书毕 ,子服曰:“将军吴子兰,与吾至厚,可与同谋。 ”承曰:“满朝大臣 ,惟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吾心腹,必能与我同事。 ”正商议间,家僮入报种辑 、吴硕来探 。承曰:“此天助我也!”教子服暂避于屏后。承接二人入书院坐定 ,茶毕 ,辑曰:“许田射猎之事,君亦怀恨乎?”承曰:“虽怀恨,无可奈何。 ”硕曰:“吾誓杀此贼 ,恨无助我者耳!”辑曰:“为国除害,虽死无怨!”王子服从屏后出曰:“汝二人欲杀曹丞相!我当出首,董国舅便是证见 。 ”种辑怒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 ,强似你阿附国贼!”承笑曰:“吾等正为此事,欲见二公 。王侍郎之言乃戏耳。”便于袖中取出诏来与二人看。二人读诏,挥泪不止 。承遂请书名。子服曰:“二公在此少待 ,吾去请吴子兰来。 ”子服去不多时,即同子兰至,与众相见 ,亦书名毕 。承邀于后堂会饮。忽报西凉太守马腾相探。承曰:“只推我病,不能接见 。”门吏回报。腾大怒曰:“我夜来在东华门外,亲见他锦袍玉带而出 ,何故推病耶!吾非无事而来 ,奈何拒我!”门吏入报,备言腾怒。承起曰:“诸公少待,暂容承出 。 ”随即出厅延接。礼毕坐定 ,腾曰:“腾入觐将还,故来相辞,何见拒也?”承曰:“贱躯暴疾 ,有失迎候,罪甚!”腾曰:“面带春色,未见病容。 ”承无言可答 。腾拂袖便起 ,嗟叹下阶曰:“皆非救国之人也! ”承感其言,挽留之,问曰:“公谓何人非救国之人?”腾曰:“许田射猎之事 ,吾尚气满胸膛;公乃国之至戚,犹自□于酒色,而不思讨贼 ,安得为皇家救难扶灾之人乎!”承恐其诈 ,佯惊曰:“曹丞相乃国之大臣,朝廷所倚赖,公何出此言? ”腾大怒曰:“汝尚以曹贼为好人耶?”承曰:“耳目甚近 ,请公低声 。”腾曰:“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 ”说罢又欲起身。承知腾忠义,乃曰:“公且息怒。某请公看一物 。”遂邀腾入书院 ,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 ,满口流血,谓承曰:“公若有举动,吾即统西凉兵为外应。”承请腾与诸公相见 ,取出义状,教腾书名 。腾乃取酒歃血为盟曰:“吾等誓死不负所约! ”指坐上五人言曰:“若得十人,大事谐矣。”承曰:“忠义之士 ,不可多得。若所与非人 ,则反相害矣 。”腾教取《鸳行鹭序簿》来检看。检到刘氏宗族,乃拍手言曰:“何不共此人商议? ”众皆问何人。马腾不慌不忙,说出那人来 。正是:本因国舅承明诏 ,又见宗潢佐汉朝。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 ,安肯行此事耶? ”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 ,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牙爪多 ,恐力不及耳 。公试求之,当必应允 。 ”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次日黑夜里 ,董承怀诏 ,径往玄德公馆中来 。门吏入报,玄德迎出,请入小阁坐定。关、张侍立于侧。玄德曰:“国舅夤夜至此 ,必有事故 。”承曰:“白日乘马相访,恐操见疑,故黑夜相见。 ”玄德命取酒相待。承曰:“前日围场之中 ,云长欲杀曹操,将军动目摆头而退之,何也?”玄德失惊曰:“公何以知之?”承曰:“人皆不见 ,某独见之 。 ”玄德不能隐讳,遂曰:“舍弟见操僭越,故不觉发怒耳。”承掩面而哭曰:“朝廷臣子 ,若尽如云长,何忧不太平哉!”玄德恐是曹操使他来试探,乃佯言曰:“曹丞相治国 ,为何忧不太平? ”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 ,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玄德曰:“恐国舅有诈,故相试耳。”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 ,玄德不胜悲愤 。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 ,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 ,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玄德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 ”承拜谢 ,便请书名 。玄德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承收讫 。承曰:“尚容再请三人 ,共聚十义 ,以图国贼,”玄德曰:“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 ”共议到五更 ,相别去了。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 ,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 ,关 、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 ,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 ,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 ,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 ,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 ,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 ,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 ,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 ,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 ,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 ,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 ,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 ,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 ,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 ,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 ,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刘璋虽系宗室 ,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 、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舍此之外 ,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 ,曰:“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 ,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 ,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

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 ,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 、张二人也 。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 ,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 ,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 。操问二人何来 。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 ,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 ”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 。”关 、张拜谢。须臾席散 ,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张 。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 ,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 。 ”关 、张曰:“兄真高见!”

操次日又请玄德。正饮间,人报满宠去探听袁绍而回。操召入问之 。宠曰:“公孙瓒已被袁绍破了。”玄德急问曰:“愿闻其详。 ”宠曰:“瓒与绍战不利,筑城围圈 ,圈上建楼,高十丈,名曰易京楼 ,积粟三十万以自守 。战士出入不息 ,或有被绍围者,众请救之 。瓒曰:‘若救一人,后之战者只望人救 ,不肯死战矣。’遂不肯救。因此袁绍兵来,多有降者 。瓒势孤,使人持书赴许都求救 ,不意中途为绍军所获。瓒又遗书张燕,暗约举火为号,里应外合。下书人又被袁绍擒住 ,却来城外放火诱敌 。瓒自出战,伏兵四起,军马折其大半。退守城中 ,被袁绍穿地直入瓒所居之楼下,放起火来。瓒无走路,先杀妻子 ,然后自缢 ,全家都被火焚了 。今袁绍得了瓒军,声势甚盛。绍弟袁术在淮南骄奢过度,不恤军民 ,众皆背反。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 。绍欲取玉玺,术约亲自送至,见今弃淮南欲归河北。若二人协力 ,急难收复。乞丞相作急图之 。”玄德闻公孙瓒已死,追念昔日荐己之恩,不胜伤感;又不知赵子龙如何下落 ,放心不下 。因暗想曰:“我不就此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遂起身对操曰:“术若投绍,必从徐州过 ,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术可擒矣。 ”操笑曰:“来日奏帝,即便起兵。”次日 ,玄德面奏君 。操令玄德总督五万人马 ,又差朱灵、路昭二人同行。玄德辞帝,帝泣送之。

玄德到寓,星夜收拾军器鞍马 ,挂了将军印,催促便行 。董承赶出十里长亭来送。玄德曰:“国舅宁耐。某此行必有以报命 。”承曰:“公宜留意,勿负帝心。 ”二人分别。关、张在马上问曰:“兄今番出征 ,何故如此慌速? ”玄德曰:“吾乃笼中鸟 、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因命关、张催朱灵 、路昭军马速行 。

时郭嘉、程昱考较钱粮方回 ,知曹操已遣玄德进兵徐州,慌入谏曰:“丞相何故令刘备督军?”操曰:“欲截袁术耳。 ”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 ,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丞相纵不杀备 ,亦不当使之去 。古人云:一日纵敌 ,万世之患 。望丞相察之。”操然其言,遂令许褚将兵五百前往,务要追玄德转来。许褚应诺而去 。

却说玄德正行之间 ,只见后面尘头骤起,谓关、张曰:“此必曹兵追至也。 ”遂下了营寨,令关 、张各执军器 ,立于两边。许褚至,见严兵整甲,乃下马入营见玄德 。玄德曰:“公来此何干?”褚曰:“奉丞相命 ,特请将军回去,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面过君 ,又蒙丞相钧语 。今别无他议,公可速回,为我禀覆丞相。 ”许褚寻思:“丞相与他一向交好 ,今番又不曾教我来厮杀 ,只得将他言语回覆,另候裁夺便了。”遂辞了玄德,领兵而回 。回见曹操 ,备述玄德之言。操犹豫未决。程昱 、郭嘉曰:“备不肯回兵,可知其心变矣 。”操曰:“我有朱灵、路昭二人在彼,料玄德未必敢心变 。况我既遣之 ,何可复悔? ”遂不复追玄德。后人有诗叹玄德曰:“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却说马腾见玄德已去 ,边报又急,亦回西凉州去了。玄德兵至徐州,刺史车胄出迎。公宴毕 ,孙乾、糜竺等都来参见 。玄德回家探视老小,一面差人探听袁术。探子回报:“袁术奢侈太过,雷薄 、陈兰皆投嵩山去了。术势甚衰 ,乃作书让帝号于袁绍 。绍命人召术 ,术乃收拾人马、宫禁御用之物,先到徐州来。”玄德知袁术将至,乃引关、张 、朱灵、路昭五万军出 ,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 。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 ,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袁术自引军来斗。玄德分兵三路:朱灵、路昭在左,关 、张在右 ,玄德自引兵居中,与术相见,在门旗下责骂曰:“汝反逆不道 ,吾今奉明诏前来讨汝!汝当束手受降,免你罪犯 。 ”袁术骂曰:“织席编屦小辈,安敢轻我! ”麾兵赶来 。玄德暂退 ,让左右两路军杀出。杀得术军尸横遍野 ,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又被嵩山雷薄、陈兰劫去钱粮草料 。欲回寿春,又被群盗所袭 ,只得住于江亭。止有一千余众,皆老弱之辈。时当盛暑,粮食尽绝 ,只剩麦三十斛,分派军士 。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 ,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术坐于床上 ,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时建安四年六月也。后人有诗曰:汉末刀兵起四方 ,无端袁术太猖狂 ,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 。渴思蜜水无由得 ,独卧空床呕血亡。”袁术已死,侄袁胤将灵柩及妻子奔庐江来,被徐*尽杀之。*夺得玉玺 ,赴许都献于曹操 。操大喜,封徐*为高陵太守 。此时玉玺归操。

却说玄德知袁术已丧,写表申奏朝廷 ,书呈曹操,令朱灵、路昭回许都,留下军马保守徐州;一面亲自出城 ,招谕流散人民复业。

且说朱灵 、路昭回许都见曹操,说玄德留下军马 。操怒,欲斩二人。荀□曰:“权归刘备 ,二人亦无奈何。 ”操乃赦之 。□又曰:“可写书与车胄就内图之。”操从其计 ,暗使人来见车胄,传曹操钧旨。胄随即请陈登商议此事 。登曰:“此事极易。今刘备出城招民,不日将还;将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 ,只作接他,待马到来,一刀斩之;某在城上射住后军 ,大事济矣。”胄从之 。陈登回见父陈珪,备言其事。珪命登先往报知玄德。登领父命,飞马去报 ,正迎着关、张,报说如此如此 。原来关、张先回,玄德在后 。张飞听得 ,便要去厮杀。云长曰:“他伏瓮城边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计,可杀车胄:乘夜扮作曹军到徐州 ,引车胄出迎 ,袭而杀之 。 ”飞然其言。那部下军原有曹操旗号,衣甲都同。当夜三更,到城边叫门 。城上问是谁 ,众应是曹丞相差来张文远的人马。报知车胄,胄急请陈登议曰:“若不迎接,诚恐有疑;若出迎之 ,又恐有诈。”胄乃上城回言:“黑夜难以分辨,平明了相见 。”城下答应:“只恐刘备知道,疾快开门! ”车胄犹豫未定 ,城外一片声叫开门。车胄只得披挂上马,引一千军出城;跑过吊桥,大叫:“文远何在?”火光中只见云长提刀纵马直迎车胄 ,大叫曰:“匹夫安敢怀诈,欲杀吾兄!”车胄大惊,战未数合 ,遮拦不住 ,拨马便回。到吊桥边,城上陈登乱箭射下,车胄绕城而走 。云长赶来 ,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 ,望城上呼曰:“反贼车胄,吾已杀之;众等无罪,投降免死! ”诸军倒戈投降 ,军民皆安。云长将胄头去迎玄德,具言车胄欲害之事,今已斩首。玄德大惊曰:“曹操若来 。如之奈何?”云长曰:“弟与张飞迎之 。”玄德懊悔不已 ,遂入徐州。百姓父老,伏道而接。玄德到府,寻张飞 ,飞已将车胄全家杀尽 。玄德曰:“杀了曹操心腹之人 ,如何肯休? ”陈登曰:“某有一计,可退曹操。 ”正是: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翻译

汉代的豫章旧郡 ,现在称洪都府 。它处在翼 、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连代着三江,周围环绕着五湖 ,控制楚地,连接瓯越。这里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 、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 ,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世说新语记载,太守陈蕃赏识徐孺子,专门为其在家中设置榻 ,当徐孺子来的时候,就将榻放下来,徐孺子走了就将榻吊起来 ,此处应该是称赞滕王阁的东道主欣赏才俊 ,也有夸赞宾客的成分) 。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声望崇高的阎都督公 ,(使)打着仪仗(的高人)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让)驾着车马(的雅士)也在此暂时驻扎 。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 ,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文章的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家父做交趾县令 ,我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 。

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 ,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 ,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 ,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 。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 ,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 ,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

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 ,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 。房屋排满地面,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 ,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 ,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 ,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 ,阻止了白云的飘动 。今日的宴会很像是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狂饮的气概压过了陶渊明;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诗人谢灵运。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却得。放眼远望半空中 ,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 ,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 。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 ,北极星远远悬挂。雄关高山难以越过 ,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唉!命运不顺畅 ,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 ,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 。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 ,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 ,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 。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 ,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我 ,地位低下,一个书生。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 ,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亲 。不敢说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一定要像孔鲤那样趋庭有礼,对答如流;今天举袖作揖谒见阎公,很高兴登上了龙门。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上杨得意 ,只好拍着他的赋而叹息;我今天遇上了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遇 。兰亭的聚会已经没了 ,金谷园也成为废墟 。离别时写几句话作纪念,有幸接受厚恩参加这次宴会;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的诸公了。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 ,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 ,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 、陆机那样,展现如江似海的文才吧 。

注释

〔1〕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 唐代宗当政之后 ,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篡改为“南昌故郡 ” 。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 。

阁中帝子今何在〔2〕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 ,设都督府。

〔3〕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 ,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 ,属二十八宿。

〔4〕衡庐: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 ,庐山 ,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5〕襟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襟:以……为襟 。带五湖:南方大湖的总称 。带:以……为带

〔6〕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 。

〔7〕物华天宝……:据《晋书·张华传》 ,晋初,牛 、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 ,上彻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 ,掘出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

〔8〕徐孺……: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 ,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徐孺 ,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 ,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 。

〔9〕俊采:指人才。

〔10〕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 、下三等。阎公:名未详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 ,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11〕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

〔12〕十旬休假:唐制 ,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

〔13〕腾蛟起凤:《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 ,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名未祥。

〔14〕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 ,二曰紫电。 ”《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 。”王将军:名未详。

〔15〕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 、仲秋 、季秋,三秋即季秋 ,九月。

〔16〕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

〔17〕闾阎:里门 ,这里代指房屋。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

〔18〕舸:《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轴:通“舳(zhú) ”,船尾把舵处 ,这里代指船只。

〔19〕彩:日光 。彻:通贯 。

〔20〕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21〕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 ,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22〕甫:刚 、顿时 。

〔23〕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24〕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5〕睢园绿竹:睢园 ,即汉梁孝王菟园 。《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 ,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6〕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 ”之句。

〔27〕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 。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 ,朱华冒绿池。 ”

〔28〕光照……: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 。临川 ,即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29〕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 、乐事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另一说 ,四美:音乐、饮食 、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 ,言以畅神 。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二难: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 ,归为一类;赏心 、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 ,归为一类 。

〔30〕望长安……:《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31〕吴会:吴郡 ,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云间:江苏松江县( 古华亭)的古称 。《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士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 ,“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

〔32〕地势极……:南溟,南方的大海。(见《庄子》)《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 。其高入天 ,所谓天柱也。”北辰:《论语·为政》:“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33〕帝阍:天帝的守门人 。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34〕奉宣室……: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 ,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 ,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

〔35〕冯唐易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 ,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 ,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 ,不能复为官。”

〔36〕李广难封:李广 ,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 ,却始终未获封爵。

〔37〕屈贾谊句: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

〔38〕窜梁鸿句:梁鸿,东汉人,因得罪章帝 ,避居齐鲁 、吴中。明时:指章帝时代 。

〔39〕君子见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

〔40〕达人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41〕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42〕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

〔43〕酌贪泉……:据《晋书·吴隐之传》 ,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 ,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

〔44〕处涸辙:《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

〔45〕北海二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

〔46〕东隅二句:《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桑榆 ,日落处,表示傍晚 。

〔47〕孟尝二句: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 ,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 ,终不见用 。事见《后汉书·孟尝传》。

〔48〕阮籍二句: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 ,不由径路 。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

〔49〕三尺:指幼小。

〔50〕无路二句: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 ,汉代济南人 。武帝时出使南越 ,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时仅二十余岁。等 ,相同,用作动词。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成年,称“弱冠” 。

〔51〕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慕宗悫(què却)句:宗悫字元干 ,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事见《宋书·宗悫传》。一本“慕 ”作“爱”字 。

〔52〕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 ,这里代指官职地位。百龄:百年,犹“一生” 。

〔53〕奉晨昏:《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

〔54〕非谢家……:《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 ,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55〕接孟氏……: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 ,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事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

〔56〕他日二句:《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 。(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 ,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鲤 ,孔鲤,孔子之子。

〔57〕捧袂(mèi妹):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 ”

〔58〕杨意二句: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 ,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杨意 ,杨得意的省称 。凌云 ,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

〔59〕钟期二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钟期 ,钟子期的省称。

〔60〕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 ,祓除不祥 。

〔61〕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

〔62〕请洒二句: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 ”

基础知识

1、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 ,整治)

云销雨霁 (“销 ”通“消 ”,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 ” ,结交)

2 、古今异义

时维九月 维: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上路 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穷且益坚 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 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 ,看形式

盛筵难再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3、一词多义

故:

(1)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地

(4) 、既克,公问起故 故:原因

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没 ,干

(3) 、则智者尽其谋 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 尽:完,尽头

属: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是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3) 、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 属:在

即:

(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 就

(3) 、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即: 则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以……为襟 ,以……为带

(2) 、形容词活用 四美具,二难并 美、难:作名词,美好的事物 ,指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难得的宾主,指贤主、嘉宾。

(3) 、动词活用 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动,使……吃惊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勃 ,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

(2) 、省略句 渔舟唱(于)晚,雁阵惊(于)寒

(3) 、倒装句 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相关成语

胜友如云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 、凤凰起舞 。形容人很有文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物华天宝

拼音: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钟鸣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 ”连用

逸兴遄飞

拼音: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天高地迥

拼音:tiān gāo dì jiǒng

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拼音: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 ,聚散不定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

拼音: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释: 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 ,干劲更足 。

一介书生

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 ,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 ,晚年并不晚。

用典修辞

(一)用典详释

1 、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 ,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 ,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 ”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 ,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 ”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 ,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

“青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 ,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 ,其高入天 ,称为天柱。“北辰 ”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 ,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 ,辞约蕴寓。

2 、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 ,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 。《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以犹欢 ”“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 ”两典见《史记》 ,“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 。“贪泉 ”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传》,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 ,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 ,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 ,此为语典 ,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 ”之典见《晋书·阮籍传》 ,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 ,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 ,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 。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 ,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 ,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 。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 ,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 。《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 ”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 ”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大人赋》为司马相如所作 ,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 。“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 ,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 ,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 ,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

4 、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 ,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 ,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 ,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 ,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玉树即宝树 ,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 ,其子孔鲤“趋而过庭 ”,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 。“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 ,名为登龙门。”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 ,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二)本文的借代和谦辞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1)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

(2)襜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 。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家君 ,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 。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 ,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

(2)勃,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三尺 、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三尺: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 ,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绅,指衣带结余下垂的部分 。微命 ,即“一命 ”,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三尺微命 ,指地位卑微。一介:一个 。

(3)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 ,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 。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 ,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通假字:俨=严(俨骖騑于上路)

销=消(云销雨霁)

异文:天人 、甫畅、即、目 、见机、余、兹 、怀、珠 。

《古文观止》:仙人、俯畅 、列、指、安贫 、怀、晨、诚 、朱 。

关于“三国演义第20 、21章简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翠兰的头像
    翠兰 2025年08月29日

    我是爱称号的签约作者“翠兰”

  • 翠兰
    翠兰 2025年08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国演义第20、21章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演义第20、21章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翠兰
    用户082905 2025年08月29日

    文章不错《三国演义第20、21章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