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什么叫让步关系”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什么叫让步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按一般的复句分类方法 ,带有连词“尽管 ”和“即使”的句子是两种不同的句类,带有关联词语“尽管”的句子属于转折复句,带有关联词语“即使 ”的属于假设复句 。但这两个连词在语言运用中却表现出一个共同点 ,都是表示让步关系。例如:
(1)即使下雨也不会太大。
(2)尽管二诸葛说是千合适万合适,小二黑却不认帐 。
而且有时还可以替换,又如;
(3)即使回家探亲,也从来不停止工作。
(4)尽管回家探亲 ,也从来不停止工作。
那么作为表示让步关系的“即使”和“尽管”究竟应该如何运用?是否任何连词“即使 ”都可以换为“尽管”?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本文就对“即使”句和“尽管”句进行分析,比较,希望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
一、关于连词“即使 ”
“即使”是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与“即使”搭配的常有 “也 、还、总、仍然 、但是、却 ”等词。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5) 使神仙下凡,也难救活。
(6)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7)这辆车子即使能修好 ,总不能当好车子用了 。
(8)即使淹没在这样的海里,我也不会感到遗憾。
(9)即使不批准也干
(10)我们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即使他不够朋友。
在上述的例子里 ,例(5)至例(7)是连词“即使”的典型用法,可以用在偏句的开头或主语后面,起连接作用 。连接偏句和正句时 ,两个主语若不同,“即使”应放在偏句的开头;主语若相同,“即使 ”在偏句开头或主语之后均可,但通常要省去一个主语 ,省去的常常是正句的主语,如例(6)。也有少数是省去偏句的主语,如例(8)。有时候 ,为了强调结果,带“即使”的分句可以移到正句后面,这时不能用“也、但”等词来配合 ,如例(10),“即使他不够朋友 ”被放在正句后面是为了强调“我们不能和他一般见识” 。这时让步语气没有放在证据前面强。带“即使”的复句也可以以紧缩形式出现,如例(9)的完整形式应该是:即使他不批准 ,我们也干。紧缩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他,我们)都被省略 。
在表意作用上 ,“即使 ”句都表示让步关系。表示让步关系句子的特点是故意从相反的方向借A事来强调C事不受A事的影响。同时,有了A条件但产生的结果却不是因A条件应产生出的B结果(而是C结果),因此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子的偏句和正句之间也存在着转折关系 。 “即使”句跟其他的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子(如“虽然”句 、“尽管”句)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让步条件常是尚未实现的、假设的 ,因此我们不妨暂且称这种句子为让步假设句。
根据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里所分的假设复句的种类[1],“即使 ”句的假设关系属于相背假设一类。“在相背假设复句里偏句、正句语意是相背的 ,假设和结果不一致。偏句先退一步说,把假设当作事实承认下来,正句则说出不因假设实现而改变的结论”[2] ,具有强调正句结果的作用 。
例如,例(5)至例(9),偏句“即使……”部分都含有假设意味 ,所说的都是尚未实现或尚未证实的事情。例(5)中的“即使神仙下凡 ”、例(7)中的“这辆车子即使能修好” 、例(8)中的“即使淹没在这样的海里”都是尚未实现的事实,但说话人先退一步把假设当作事实承认下来。虽然有了这样的条件,结果还是不变 ,还是跟没有这样的条件时的结果一致,还是“难救活 ”、“不能当好车子用了”、“不会感到遗憾” 。带“即使 ”的偏句提出假设条件来强调正句结果的不变(正句的结果可能是已成为事实,或者是不可置疑的)。
在“即使……”部分里所提的假设让步条件可分为两类:有可能成为事实的假设让步和不可能成为事实的假设让步。由此,“即使”假设让步句也可分为假设理性让步和假设夸张让步两种 [3] 。在上面的例子里 ,例(5)中的“神仙下凡 ”和例(8)中的“淹没在这样的海里”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是假设夸张让步句一类。例(6)中的“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例(7)中的“这辆车子能修好”、例(9)中的“不批准 ”虽然有一定的夸张因素 ,但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条件,所以属于假设理性让步句一类。
连词“即使”不但能用在复句的偏句开头或主语后面,起连接作用 ,还可以用在单句中,起强调作用 。这时,“即使”后面往往是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介宾短语(限于“在…… ”“跟……”一类介宾短语)。“即使……”部分说的是已经实现或者存在的事实 ,表示一种极端的情况。例如:
(11)使很细微的情节,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
(12)柳即使在沙漠中仍能生长。
(13)即使一口水也好。
(14)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
以上例(11)至例(14) ,带“即使…… ”的部分所提出的让步条件,如“很细微的情节” 、“在沙漠中”、“跟我没有直接关系 ”,都是已经成为事实或者实际存在着的 。“即使”在上述四个例子中的作用不是在复句中的连接作用,“而是修辞上的强调”[1]。我们可以把四个例子中的连词“即使 ”都删去 ,同原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句子的意义不变,只是失去了强调语气。带连词“即使”的单句所强调的是一种极端情况 ,不过,带有连词“即使”的单句中的让步条件的现实性较弱,事情显得若有若无 ,似实似虚,难以确定 。一般要在具体的语境间隙中才能确定是否成为事实。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孤立地看句子 ,如例(13)的“一口水”、例(14)的“跟我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未实现的假设让步条件。但是,当我们加上它的上或下句时 ,情况便不同了:“你喝一点吧,即使一口也好”;“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 。你别再拦我了。”有了具体的上下文,才可以断定让步条件是属实的。
让步性假设关系 。关联词“即使(就算 、就说、就是、就连 、哪怕、纵然)……也 ”。
①即使最高尚的人 ,也难免陷入逆境之中。
②你应该羡慕那些投身伟大事业的人们,哪怕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 。
倘肯......便...... 不算,应该是假设。
关于“什么叫让步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称号的签约作者“怦然心动”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叫让步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叫让步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按一般的复句分类方法,...
文章不错《什么叫让步关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