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2月19日星期三如平常一样打开电脑,进入青椒计划学习,看到了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视点下的学生教育与发展-李宝敏》。我们都明白“素养 ”这一词的含义 ,但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核心素养一词。什么是核心素养呢?趁着还没正式上课,我赶快去百度搜索。原来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 、社会关爱、家国情怀 ,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
在核心素养这个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目标。以前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现在注重的是学生素养的培养 ,尤其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曾经的应试教育培育了许多知识渊博的人才,但是有才无德是残次品,只有有才有德才是精品 。我们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 ,不但可以让学生未来的路走的更远,还可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其次我们要重新定义课堂。要把注意力从知识的传授上,转到关注学生上 。要多关注学生本身 ,了解他们每个人的个性,尊重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调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后我们还要重新定义自己。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是掌握教学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要分析学生的问题并解决它 。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有解决它 ,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我们才能无愧于心,才是对教书育人最好的诠释。
最后我们要重新定义学习与教学。教育是向他人传授知识 ,学习是自主的学习知识 。学习不是他人强制性的,而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因为学习是自己赠予自身最好的礼物。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但是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将教材与其他相结合,使学生跨越时空,与过去与未来对话 ,产生共情,这样一节课会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但是我们也要注重自身的核心素养。我们要为人师表,要做学生的榜样 。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需要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比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在校我们要多听老教师的课 ,在家我们要在网上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古人曾云:“吾日三省吾身,然后内自省也 。”教师要更注重自我反思,只有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才能更快的进步。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的面对机遇与挑战。
李宝敏教授所讲让我获益匪浅,感谢李教授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讲授 。感谢青椒,提供了如此优秀的平台。青椒带领我迈出了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路我一定一步一个脚印好好走,在教师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 随着教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教育质量的好坏 ,将不以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学校老师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升学,不再仅仅是让学生能考上名校 。教育更重要的是育德 ,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培养健康乐观的学生。
? 就如李宝敏教授讲的当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孩子了 ,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李教授首先让我们考虑如下三个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与应对?中国教育发展要到哪里去?开启了周三晚上的课程 。
? 教师应该从原来的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到关注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我觉得我的课堂上缺少的是创新 、缺少个性,缺少学科间的大融合 ,课堂上传授的仅仅是知识,没有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这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李宝敏教授从四个视点介绍了核心素养 。
视点一:宏观背景与政策解读
? 如今的我们不能仅仅围绕哪个学生分数高,哪个学生背的课文内容多……来判定学生的好坏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表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社会责任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将来走在社会上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 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学分管理制度 ,如今不再是那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再是“一考定终身了”,建立学分制度后 ,学生平时的表现都能记录在案,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多方面优秀人才。
视点二:学生学习的微观分析
? 学生学习的途径、资源、方式 、时间都发生着变化 。资源的丰富性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先进的知识,学习方式也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从原来的教室搬到博物馆、科技馆……一天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 ,你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各种途径来学习。
我们最终还是要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学习的技术也由原来的黑板粉笔转到多屏互动 、云计算……
学习内容由原来的PPT转变到了微课程 。
视点三:我国教育发展新路向。
由原来的知识教育转为素养培养,承担起“授人以渔 ”的责任。
? 课堂要从原来的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课堂关系 ,不仅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因为我们教育最终培养的是社会人才。
? 作为一名还没有转正的特岗教师来说,由于我教学还不是很熟悉 ,教学技能就不会太完善,所以不管在备课方面还是上课方面,我关注更多的就是“教学技能” ,我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想让自己能把要讲的东西简洁并且准确的讲给学生,但是听了李教授的讲解 ,我知道了,教学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学生知识”,了解每一个孩子 ,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应该全方面了解孩子,包括这个孩子的家庭、这个孩子的心理以及这个孩子的生活习惯。教师应该拥有更多的“学生经验 ” 。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学习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能力。
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力 ,让学生想学,只要学生想学没有什么东西是学不会的,然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会学,这样才能走捷径,才能达到高效学习 ,最终让学生会用,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教学不只是一间教室,一个黑板 ,一支粉笔,教学可以是跨越时空的你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学习你想要学习的东西,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课程 。
? 教师不能停步不前 ,使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学习了,教师应该放开手 ,让孩子们独立或者讨论去思考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学生能力,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 面向核心素养课程教学追求四化:统整化、情境化、深度化 、活动化 。
统整化策略:一是要达到学科内的统整 ,就是把学科内的知识整体化,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内容知识框架,可以用知识树的方法记录本学科内的知识;二是要达到学科间的统整 ,就是学生开展的这些科目,我们要把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不至于偏科 ,科目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要找到相关性,用学生擅长的东西讲给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容易理解。
? 把学生所学的东西全部都放在实际情境下 ,放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学生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 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 ,然后让他们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从实践中体悟到其中的道理 。
? 学生单单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学生需要深度学习 ,通过基础东西能解释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阶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视点四:教育发展新路向——建构对教育新理解
? 教育不再是培育美丽花朵的花园,而是呵护花草原始生态的“自然保护区” 。我们不能压制孩子的天性,不应该对他们的删掉他们的个性 ,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和谐发展。
? 一再传授知识的课堂已经过时,综合实践课程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要打造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能力强、素质高 、人品好、思维活的好学生 。
关于“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称号的签约作者“晚词桑桑”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