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

网上有关“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江山市 ,浙江省衢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1987年撤县设市。2017年 ,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61.4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64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545元和21932元 ,增长9.1%和9.9% 。浙赣铁路复线和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主要景点有江郎山景区、清漾景区 、廿八都古镇、浮盖堆石洞群、和睦彩陶文化村 、仙霞岭景区、戴笠秘宅、石鼓峡谷 、月亮湖景区、市区景观等。

江山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中国白鹅之乡” 、“中国白菇之乡” 、“中国蜜蜂之乡 ”、“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 、“江南毛氏发祥地 ”、“ *** 祖居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 、“中国幸福乡村 ” 。

2017年6月,江山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 ”荣誉称号。2018年11月 ,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江山市 外文名称 :Jiangshan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衢州市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 *** 驻地 :中山路118号 电话区号 :0570 邮政区码 :3241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衢盆地西部 面积 :2019平方公里 人口 :61.4万(2017年) 方言 :吴语-吴语金衢片-江山话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江郎山 、廿八都古镇、清漾 *** 祖居地、戴笠故居等 机场 :衢州机场 金华义乌机场 火车站 :江山站 车牌代码 :浙H 行政代码 :330881 GDP :301.64亿元(2017年)?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地势,水文,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经济概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地方文化,风俗,宗教,方言,地方特产,旅游景观,资源概况,江郎山,浮盖山,月亮湖,仙霞关,清漾村,廿八都,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江山为姑蔑一部分 。春秋末国属越国 ,战国后期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属会稽郡太末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太末县为末治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恢复太末县名 。先后属末治县 、太末县。东汉初平三年(192),析太末县西部置新安县 ,属会稽郡新安县。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266),划会稽郡一部置东阳郡,属东阳郡新安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 ,改为信安县 ,南朝陈天嘉三年(562),东阳郡改为金华郡,隋朝初年 ,又易名婺州,大业三年(607)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信安县之南川置须江县 ,以城南有须江得名,隶属越州总管府衢州,为江山建县之始。武德六年 ,属婺州管辖,垂拱二年(686),恢复衢州 ,江山属衢州信安县,689年复置须江县,属衢州 。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吴越宝正六年(931) ,钱镠因县南有江郎山 ,改须江县为江山县,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名礼贤县 ,1276年复名江山。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属衢州军政分府管辖。民国元年 ,直属于省 。三年,省以下设道,属金华道 ,16年废,24年,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37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江山县解放。7月1日建浙江省第三专区 ,属第三专区;10月 ,第三专区改称衢州专区,属衢州专区 。1955年改属金华专区 。1985年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属衢州市。 1987年11月27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县级),属衢州。 行政区划 2000年 ,江山市辖15个镇 、14个乡 。 江山市区点阵图 2005年12月31日,江山市辖2个街道 、13个镇、6个乡:虎山街道、双塔街道;上余镇 、四都镇、贺村镇、淤头镇 、凤林镇、峡口镇、长台镇 、石门镇、大桥镇、清湖镇 、坛石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张村乡 、保全乡 、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 、双溪口乡。 截至2012年6月,江山市辖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廿八都镇;张村乡 、保全乡、碗窑乡、大陈乡 、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 ,地属衢州市,是浙、闽 、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8°22′37″至118°48′48″和北纬28°15′26″至28°53′27″之间 。东北面柯城区 ,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接壤 ,北连常山县。南北长70.75公里 ,东西宽41.75公里,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 江山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江山市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其中平坂和溪间谷地占11.2%,山地丘陵占88.8% ,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中部为河谷地带,整体为不对称的“凹状 ” 。市域东南部为仙霞岭山脉 ,从福建浦城与江山市交界处枫林关入境,往东延伸,以中山为主 ,山势陡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5座,最高峰1500.3米;西北为怀玉山支脉 ,从江山大桥镇杨岗入境 ,为江山与常山的分界线,以低山为主,山势较缓 ,最高峰湖山尖895.4米;中部为河谷盆地,东起江山四都一带,呈长条状向西南延伸至江西省境内。盆地内 ,江山江两岸,峡口至茅坂段为冲积平原,西部为红岩低丘 ,东北部长台溪切穿和睦一带高丘,形成山前的红土低丘和冲击扇。 气候气象 江山市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 ,兼有盆地气候的某些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光照充足 ,降雨充沛,雨热同期 。多年平均气温为17.0℃,无霜期为249.7天左右 ,因地形影响,市域内雨热水平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 ,中北部海拔250米以下河谷丘陵和平坂,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南部中 、低山地,年平均气温不足17℃。1月平均气温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在5℃以上 。 地势 江山市地势南高北低 ,仙霞岭斜贯东南,怀玉山支脉盘亘西北,最高处为南部大龙岗 ,海拔1500.3米,最低处北部渡船头,海拔73米 。 水文 江山市年径流总量22.8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 ,地下径流2.3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江山港江,为钱塘江的上游支流,属山区性河流 ,落差较大。水位、流量、流速的变化,深受降水变化影响,变化量较大 。汛期一般出现在每年4月以后 ,特别是5-6月为降水集中的梅雨季节,汛期河水含沙量高,枯水期出现在7-8月伏旱期及以后时期。 自然资源 耕地50.39万亩 ,其中水田40.34万亩;水面6.13万亩(可供养殖2.3万亩);山地231万亩,其中黄土丘陵76万亩。水力发电可开发量8.81万千瓦 。地下矿藏有石灰石 、萤石、白云石、原煤 、石煤、磷矿石、铝土 、粘土、大理石、花岗岩 、矽灰石等20余种。 人口民族 江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江山市常住人口为46.7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7.33万人相比 ,十年共减少0.54万人,下降1.14%。江山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99万人,占4.25% 。 江山市常住人口 *** 有家庭户17.56万户 ,家庭户人口为44.96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4人减少0.28人。 江山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45万人 ,占50.12%;女性人口为23.34万人,占49.8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1下降为100.49 。 江山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为8.30万人,占17.73%;15-59岁人口为29.60万人,占63.27%;60岁及以上人口为8.89万人 ,占19.0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3万人,占12.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6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5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19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8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1.65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31.62万人,女性人口30.03万人 ,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 。全年出生人口9093人,出生率为14.75‰,死亡人口4497人 ,死亡率为7.29‰,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市出生率上升2.58个千分点 ,死亡率上升1.5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上升7.45个千分点,变动相对较大 。 经济概况 2013年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亿元 ,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98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82.47亿元,增长9.3%。在第三产业中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0.7%和10.1%;非营利 *** 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营利 *** 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体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 。 2017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01.6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6亿元 ,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9亿元,增长10.0%。在第三产业中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8%,住宿餐饮业增长6.5%,房地产增加值增长3.9% ,交通运输业增长8.2% ,金融业增长6.9%,营利 *** 业增加值增长26.6%,非营利 *** 业增加值增长4.4%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0:49.1:42.9调整为7.3:48.8:43.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49025元 ,合7261美元,比上年增长8.3%。 第一产业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68亿元 ,比上年增长3.9% 。 2013年,江山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9594公顷,比上年增长0.1%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189公顷,增长1.0%;油料播种面积9750公顷,下降2.1%;蔬菜种植面积8446公顷 ,增长1.7%;果用瓜种植面积502公顷,下降11.0%。 2013年,江山市全年粮食总产量23.18万吨 ,比上年增长1.5%;油料产量1.53万吨 ,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食用菌产量10.53万吨,下降9.3%;果用瓜产量1.61万吨,下降8.3%。 2013年 ,江山市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9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934公顷 。森林面积13.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4%。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80.5万亩。 2013年 ,江山市全年肉类总产量为7.11万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5.96万吨 ,比上年下降3.2% 。全年生猪出栏119.17万头,下降8.4%;家禽出栏879.6万羽,下降0.7% 。蜂蜜产量20500吨 ,牛奶产量20吨。 2013年,江山市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优秀县(市)称号。成功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5个 ,五类单项创建达标村42个 。完成农村住房改造5338户 ,拆除旧屋9082户。完成整治村15个,建成农村沼气池96个,容积8750立方米 ,新增沼气用户540户。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 。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点1个,全市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203.8万人次。全年累计培训农民13352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5686人。安置异地搬迁农户2193人 。 第二产业 2013年 ,江山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327.37亿元,增长10.1% ,其中:重工业247.15亿元,增长11.6%;轻工业80.22亿元,增长6.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21.08亿元 ,增长9.5%,产销率达到98.1% 。全年完成工业出 *** 货值27.47亿元,增长16.9%。 2013年 ,江山市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289家 ,比上年增加5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72家,增加7家 。大中型企业达到22家 。 2013年,江山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 ,化工行业完成产值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建材行业产值26.86亿元,下降0.7%;电气机械及器材行业产值97.15亿元 ,增长6.6%;竹木加工行业产值41.88亿元,增长7.7%;金属制品业产值14.40亿元,增长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1.27亿元 ,增长26.7%。 2013年,江山市建材行业中水泥产量976万吨,比上年增长6.0%。黑色金属冶压业中钢材产量43345吨 ,增长31.6% 。纺织、服装类产品中纱产量8627吨,下降15.6%;服装产量316万件,增长21.1%。全年发电量6.33亿千瓦时 ,增长19.0%。 2013年 ,江山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88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利润总额24.29亿元 ,增长2.5% 。 2013年,江山市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全市41家纳入建筑业统计范围的资质建筑业企业 ,年末从业人员2.91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施工面积683.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64.6万平方米 。 第三产业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99亿元 ,增长5.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0.6万户,下降10.8%;年末行动电话用户达47.55万户 ,增长1.9%。电话普及率(含行动电话)为95.8部/百人。 2013年,江山市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0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6% ,国内旅游收入39.51亿元 ,增长31.1% 。全年入境的旅游者36940人次,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15265人次;香港 、澳门和台湾同胞21675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62.46万美元。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家,客房总数1012间 。 交通运输 江京台(黄衢南)高速、浙赣线铁路贯穿全境 ,上海、杭州两趟动车组在江始发,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205国道 、48省道、46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公路货运周转量达29.5亿吨公里 。市区距衢州机场40公里,沿高速公路到杭、沪 、甬大约3-5小时。杭长客运专线途经我市并设站,建成后江山至杭州1小时可到达。 山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 ,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浙赣铁路复线和在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连线浙闽皖的205国道和经衢州直达杭州的617省道以及通往玉山、广丰等公路干线均经境内,通车里程655.05公里。 2013年 ,江山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2778.7万吨,其中:铁路305.7万吨,增长5.4%;公路2473万吨 ,下降3.7%。2013年 ,江山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2337.68万人,其中:铁路54.68万人,增长11.7%;公路2283万人 ,增长1.1% 。2013年,江山市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2937辆,比上年增长16.6% ,其中载客汽车41005辆,载货汽车10296辆。全市机车拥有量39359辆,增长0.8%。2013年 ,江山市年末全市各类公路里程1892.6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757.02公里 。 地方文化 风俗 风味食品:米糕 、薯花、米焦、米豆腐 、麻糍 、粽子、年糕、猕猴桃乾,清明果。 节日:除夕与春节 、立春、元宵、清明 、立夏、端午、六月六 、中元、中秋、重阳 、冬至。 宗教 佛教:南朝萧梁时代 ,佛教传入江山 。县内较早的寺庙,有建于梁天监五年(506)的峡口国泰寺,建于天监十八年的城内海会寺(初名龙华寺)、施水寺等。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 ,湖州兴国寺高僧法湮在张村乡琚丰村建琚源寺。 道教:据旧志记载 ,唐贞元初,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詹妙容曾在江山修炼 。解放后,道士法事活动渐少 。 基督教: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德籍传教士汤铭星来江山传教,建立中国内地会福音堂江山分堂。民国14年(1925),上海基督教内地会派加拿大籍传教士韩耀基(女)、高维义罗(女)来江山传教 ,在县城文明坊樟树巷设教堂,称江山基督教内地会。 方言 江山话,是一种吴语方言 ,属于吴语金衢片 。 境内方言主要有江山话 、廿八都话两种。江山话属吴语,通行于江山市,南部(上路乡)与北部(下路乡)略有差别 ,不影响彼此交际。廿八都话属官话,当地人称“正字”,通行于廿八都镇 。 地方特产 江山绿牡丹茶 江山绿牡丹茶又名仙霞化龙 ,因色泽绿翠 ,形似牡丹,产于仙霞岭而得名。 江山白羽乌骨鸡 江山白羽乌骨鸡是中国珍贵鸡种之一,属药 、蛋、肉兼用型良种 ,原产浙江省江山市的坛石、城关 、清湖、淤头等乡,1980年开始逐渐向省内外推广,全省年饲养量达20万羽以上。 江山白菇 江山白菇 ”是由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于1989年选育成功的白色金针菇 ,经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多点试验,于1996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命名为“江山白菇” 。 旅游景观 资源概况 江山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江郎山 ,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以及清漾毛氏祖居 、保全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 、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 江郎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乡。古名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据《方舆胜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 ”之誉 。《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 ,故又名江郎山”。 江山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 、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 ,以雄伟奇特著称。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 ,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 。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 ,依次为:郎峰 、亚峰 、灵峰,俗称“三爿石 ” 。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浮盖山 浮盖堆石洞群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系古代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始生态景观 ,因山巅有巨石为盖,若浮若动,故名。为江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浮盖山有四怪:云怪、石怪、洞怪 、泉怪。 月亮湖 江山月亮湖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蜂业示范区 、国家级蜂产品基地。因坐落在江山最有名的太阳山下 ,取阴阳对应和山水相映成趣而得名 。 江山月亮湖 旅游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旅游区出土的国家二级文物春秋时期的打击乐器——青铜编钟六枚;有省文保单位——宋代碗窑遗址群;有粟裕将军战斗在月亮湖区的红军标语等遗迹;有神韵尚存的千年古刹——石壁寺;有夏天无山蚊的千岩洞;有古建筑——深渡祠堂,据传明正德皇帝曾赐匾“义门世家”;有农家乐12家;野外拓展训练有:跳出真我(高空单杠)、迈向成功(空中断桥)、巨无霸天梯 、水上缅甸桥、信任背摔等项目;有宋代进士建宁府推官柴元彪及柴登孙歌颂湖区石壁寺等景观的不少诗篇;有很多湖区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很广,并见于诸多报刊 ,更有长篇小说《神奇月亮湖》早已出版发行;月亮湖有7大湖湾24岛,最大的野趣岛108亩。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58.77公里的湖岸线迂回曲折 ,极富变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面积90.32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 。湖面开阔 、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炎暑清凉,有“水上天然氧吧 ”之美誉。 仙霞关 据史载,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军福建时 ,开辟此山道。这里关雄峡险,为浙闽赣三省要冲 。素有“东南锁钥 ” 、“八闽咽喉”之称。位于茫茫仙霞古道上之仙霞关,现存关门四道 ,皆以块石筑砌。 头关主要景点有松风亭 、“东南锁钥”石碑、双宝树、浣霞池 、天雨庵(即关帝庙遗址)、冲天苑暨仙霞岭史料陈列馆、黄巢石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等 。二关有甘泉 、霞岭亭、率性斋遗址 。三关有古碉堡遗址。四关有福口亭。仙霞岭北保全地方有戴笠老家 。仙霞关1963年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的廿八都古镇,保存著大批古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 ,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经江山仙霞岭直趋福建建瓯,开辟仙霞古道 ,设仙霞关 。现存四道关门,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为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第一道关门 ,高55米 ,长60米,关墙厚3米余。 清漾村 清漾村,是个贵而不富的进士村 ,史料考证, *** 韶山家谱中所记“毛氏祖居三衢 ”中的“三衢”,即指这个历史上共出过6个尚书 ,80个进士的清漾村 。 北宋龙图阁待制,清漾廿七世孙毛渐,于宋元丰六年(1083)始纂《清漾毛氏族谱》 ,记录了毛氏的繁衍、迁徙情况。后经历代后裔的不断修续,形成拥有天 、春、夏、秋 、冬、地、内 、外集,总计67卷。清同治八年续修的《清漾毛氏族谱》 ,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廿八都 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 ,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 ” ,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主要特色:公共建筑——民间工艺——文艺活动——格扇窗——门与门拱——木雕——石雕——彩绘壁画 。 城市荣誉 2018年9月11日,江山市入围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 2018年11月10日,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奖。 2019年3月 ,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

利川谋道镇到重庆武隆木根多少公里自己驾车怎么走

人口:约5.3万人

人口密度:1人/km2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南部。总面积5万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5.3万人 。以汉族为主,还有藏 、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距州府驻地205千米。邮编:816100 。代码:632822。区号:0977。拼音:Dulan Xian 。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 、沙漠、谷地、河湖 、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 。境内有沙柳河 、托索河、察汗乌苏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 。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179.1毫米。

都兰县辖4个镇、4个乡:察汗乌苏镇 、香日德镇、夏日哈镇、宗加镇 、热水乡 、香加乡、沟里乡、巴隆乡。境内有:香巴管委会 、柴达木监狱、查查香卡农场、英德尔种羊场 。

社会发展

素有柴达木“绿洲 ”之称的青海省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部 ,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500前,都兰县是“唐蕃古道”青海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至今出土的丝绸数量之多 、品种之全、图案之精美、时间跨度之长均居甘肃敦煌莫高窟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丝绸品之榜首,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

都兰交通便利,109国道横贯全境 ,乡村道路与109国道相互贯通 。邮电通讯更为便利 ,兰西拉光揽线与109国道平行而行,移动通讯覆盖全区。龙羊峡至都兰110、330千伏输变电线路通电运营,电力供应得到保证。

气候条件

都兰县于1930 年建制 ,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县总面积4.527万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5536米,最低海拔2677米 ,属典型的高原大陆型气候 。县域东临乌兰县茶卡镇,西接海西工业重镇格尔木市,北连海西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 ,南邻青南牧区的玉树 、果洛州。全县共辖四乡四镇10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察汗乌苏镇。全县总人口7.41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36万人 ,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由汉、蒙古、藏 、回 、土、撒拉等19个民族组成,其中蒙古族占12.53%、藏族占0.67% 、其他少数民族占9.87%、汉族占56.8% 。境内驻有2个省属农牧场。县域西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 ,东部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5.1℃,年平均降水量37.9-180.5毫米 ,蒸发量1358-1765毫米,年日照时数2903.9-3252.5小时 。

自然资源

都兰是一块待开发宝地,地理条件优越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全地区共有耕地30余万亩,其中县属16万余亩 ,盛产小麦、青稞 、油菜。春小麦单产曾达1013.3公斤,创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高记录,1989年进入了全国粮食生产交售百强县行列,号称“柴达木粮仓”。境内生产的枸杞、紫皮大蒜以它独特的生长土壤、气候条件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名气,是都兰今后种植业发展的主要产品 。境内草原辽阔 ,水草丰美 ,有可利用草原面积2331.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9.35%,主要牲畜有绵羊 、山羊、牦牛、骆驼等。还栖息着岩羊 、黄羊、盘羊、藏羚羊 、野驴 、野牦牛、白唇鹿、马鹿 、狐狸、雪豹、熊 、黄鸭、猞猁、石貂 、沙狐、鹅喉羚、天鹅 、黑颈鹤、雪鸡、石鸡等四十多种野生动物 ,其中国家级一 、二类保护动物16种,青海省级一 、二类保护动物24种。珍稀的林木品种主要有千年原始柴达木圆柏和野生的原始青甘杨及有“活化石 ”之称的荒漠原始梭梭林等 。另外还有黄芪、大黄、羌活 、雪莲、麻黄、锁阳 、茵陈等各类中藏药材可供开发利用。1993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设立了都兰国际狩猎场,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法国、墨西哥、西班牙 、丹麦、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批国际狩猎者前来都兰狩猎探险 ,累计创汇140余万美元。

都兰又是青海省的十大资源县之一,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 、锰 、铜、锂、锌 、铅、硼、金 、镁盐、钾盐、石墨 、硅灰石等四十多个矿种,其中大型矿床有3处、中型矿床有4处、小型矿床有19处 ,铁 、石墨、硅灰石等矿产储量居全省前列 。

历史文化

都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县境东起夏日哈,西至诺木洪200余公里线上 ,分布着近千余座古墓葬和古遗址。至目前从吐蕃墓葬出土的丝绸品130种,还出土了汉代中原地区制造的漆器、金银器和古罗马金币 、波斯银币及来自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 、彩色玻璃珠和铜香水瓶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都兰的历史和都兰早期的地位和作用。吐蕃墓群、吐谷浑遗址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 ,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鲁丝沟唐摩崖石刻气势恢弘 ,自然形成的岩石人物栩栩如生。科肖图景区夏日冰瀑与怪石相依并济,景象为世人惊叹。著名的香日德班禅行辕隐落于绿洲丛林之中,香火缭绕 。境内最大的淡水湖 ,清澈见底,裸鲤群游 。世界罕见的贝壳梁、海虾山印证了亿万年前大海和柴达木盆地的变迁。

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位于青海省中部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东部靠海南州兴海县 ,西、北部分别与格尔木市、大柴旦镇 、德令哈市和乌兰县相邻,南部以昆仑山为界与果洛州、玉树州接壤 。距省会西宁428公里。

周秦至汉初,都兰属西羌之白兰羌牧地。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 ,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 ,直至现代。

地形气候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沙漠 、谷地、河湖、丘陵 、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境内有沙柳河、托索河 、察汗乌苏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 。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7℃ ,年降水量179.1毫米。

历史沿革

原为东蒙古诸部 、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 ,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 、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香日德区迁至察汗乌苏乡。

2000年 ,都兰县辖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767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察汗乌苏镇 17951 香日德镇 13400 夏日哈乡 5945 热水乡 3556 沟里乡 1358 香加乡 5086 巴隆乡 4462 宗加乡 1935 诺木洪乡 3977 

2001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1号文批复:撤销夏日哈乡 ,设立夏日哈镇 。

2001年底,都兰县辖3个镇、6个乡,96个村(牧)委会。

察汗乌苏镇:驻察汗乌苏 ,辖上庄 、上西台、下西台、东山根 、种籽站、北园、西星 、上滩东、上滩西、下滩 、西河滩上 、西河滩中、西河滩下、沙滩 、西建、西庄、中庄 、东庄。

夏日哈镇:驻夏日哈,辖沙珠玉、夏塔拉、河南 、河北、果米、查查 、新乐 。

香日德镇:驻香日德,辖得胜、沙珠玉、察汗毛 、上柴开 、下柴开、中庄、柴兴 、上柴源、下柴源、新源 、新华、沱海、兴盛 、永盛、联盛。

热水乡: 驻东兰 ,辖智尕日、扎么日 、赛什堂。

香加乡: 驻立新 ,辖科学图、艾里斯台、傲包图 、柯柯哈达 、德布生、呼里木图、柯克沙 、陶生湖、阿木尼、孟克台 、全杰、红旗、团结 、立新、向阳、先锋 、前进、红星、科尔 、幸福 。

沟里乡: 驻曲日昴,辖秀毛 、热龙、智玉。

巴隆乡: 驻可可托勒海,辖乌拉斯台、诺木洪 、哈图、夏图、伊克高里 、布洛沟、托托、科日牧业 、科日农业、清泉、河西 、三合、雅日哈图、新隆。

宗加乡: 驻桑根洛克 ,辖农业村 、西西 、阿斯林、努日、纳木哈 、布拉、沙日、托海 、铁奎 。

诺木洪乡:驻诺木洪,辖田格力、哈西哇、乌图 、艾斯里金、路南、路北 、诺木洪。

2005年,都兰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1、撤销宗加乡和诺木洪乡 ,设立宗加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诺木洪乡政府驻地诺木洪,实行镇管村体制。2、将香加乡的幸福村划归香日德镇管辖 。

乡镇简介

察汗乌苏镇 县府驻地 。位于县境东部 ,距省会西宁市450千米。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 、蒙古 、回等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18.3% ,蒙古族占总人口的5.3%,回族占总人口4.5% 。面积111.9平方千米。辖东山根、上庄、上西台 、下西台、下滩、上滩东 、上淮西、种子站、北园 、西星、西河滩上、西河滩中 、西河滩下、西沙滩、西建 、东庄 、中庄、西庄18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察汗乌苏乡,1956年改为察汗乌苏镇 ,1958年改为察汗乌苏公社 ,1978年改为察汗乌苏镇 。

香日德镇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 ,还有回、藏 、蒙古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23.6%、藏族占10.8%、蒙古族占2.3%。面积291.2平方千米 。辖沙珠玉 、得胜、查汗毛、上柴开 、下柴开、中庄、柴新 、上柴源、下柴源、新源 、新华 、沱海、兴胜、永胜14个村(牧)委会。民国时设香日德局。1950年设香日德区,1955年设香日德乡后仍属香日德区 ,1958年改为香日德公社,1984年改为香日德乡,1985年改为香日德镇 。

夏日哈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 ,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6% ,还有汉 、蒙古、土等民族。面积0.9万平方千米 。辖新乐、河南 、河北、查查香卡、果米 、沙珠玉、夏塔拉7个村(牧)委会 。1950年建夏日哈乡,1958年改为夏日哈公社,1984年改为夏日哈乡。

热水乡 位于县境东部 ,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3万 ,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3%,还有汉、蒙古等民族 ,面积0.4万平方千米 。辖赛什堂 、扎麻日、智尕日3个牧委会。1950年建日安乡,1958年、1960年先后改为上游 、热水公社,1984年改为热水乡。

沟里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 ,距县府驻地130千米 。人口0.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0.3万平方千米。辖热龙 、智玉、秀茂3个牧委会 。1958年建沟里乡 ,同年改为沟里公社,1984年改为沟里乡。

香加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70千米。人口0.5万 ,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 。面积1.1万平方千米。辖科学图、艾力斯台 、傲包图、柯克哈达、德布生 、呼力木图、柯克沙、托生湖 、阿木尼科、孟克台、全杰 、红旗、团结、立新 、向阳 、先锋、前进、红星 、柯尔、幸福20个村(牧)委会。1958年建香加乡,同年改为香加公社 ,1984年改为香加乡 。

巴隆乡 位于县境中南部 。距县府驻地109千米。人口0.4万 ,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4%。面积5705平方千米 。辖乌拉斯台、诺木洪 、哈图、夏图、伊克高 、布洛格、托托、科目 、科尔、河西、清泉 、三合 、雅哈图、新隆14个村(牧)委会。1956年建巴隆乡,1958年与宗加乡合并成立巴隆公社 ,1962年分设巴隆公社,1984年改为巴隆乡。

宗加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60千米 。人口0.2万 ,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4%。面积0.9万平方千米。辖西西、阿斯林 、努尔、南木哈、布拉 、沙日、托海、铁奎 、农业9个村(牧)委会 。1956年建宗加乡,1958年并入巴隆公社 ,1962年分设宗加公社,1984年改为宗加乡。

诺木洪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10千米。人口0.1万 ,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 。面积1.1万平方千米。辖诺木洪、艾斯里金、乌图 、哈西哇、田格里、路北 、路南7个村(牧)委会。1956年建太吉乃乡,1958年改为诺木洪公社 ,1984年改为诺木洪乡

2018年2月22日 ,都兰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 、区)名单 。

驾车路线:全程约226.5公里

起点:谋道镇

1.利川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0米,左转进入沪聂线

2) 沿沪聂线行驶5.1公里 ,右后方转弯

3) 行驶10.0公里,右转

4) 行驶4.0公里,右前方转弯

5) 行驶9.4公里 ,左前方转弯进入S326

6) 沿S326行驶90米,右转

7) 行驶6.8公里,右前方转弯

8) 行驶5.4公里 ,朝石柱/利川/重庆城区/利川方向,右转

9) 行驶410米,朝石柱/重庆城区方向 ,稍向左转进入河源互通立交桥

2.沿河源互通立交桥行驶59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3.沿沪渝高速行驶42.2公里,朝涪陵/丰都/G50S方向 ,稍向右转进入石柱互通

4.沿石柱互通行驶1.3公里 ,直行进入沪渝南线高速

5.沿沪渝南线高速行驶33.1公里,直行进入银百高速

6.沿银百高速行驶18.6公里,在丰都出口 ,稍向右转进入丰都互通

7.沿丰都互通行驶2.3公里,在第2个出口,直行

8.行驶760米 ,左前方转弯进入S203

9.沿S203行驶14.6公里,直行进入三王洞隧道

10.重庆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三王洞隧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S203

2) 沿S203行驶70.2公里 ,右后方转弯

3) 行驶1.0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木根村

关于“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怦然心动的头像
    怦然心动 2025年08月31日

    我是爱称号的签约作者“怦然心动”

  • 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 2025年08月3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怦然心动
    用户083112 2025年08月31日

    文章不错《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